- 請以您作業1所選的研究主題,選擇二套百科全書與Wikipedia,針對三套百科的內容加以比較說明,是否提供足夠的背景知識。
Ans: 以下以wikipedia、encyclopedia Britannica、medline plus encyclopedia做比較:
總括而言,wikipedia的內容很多方面,從人文、科學到時事都有,還會有比預期想查的更延伸的資料,不論想做哪方面的主題都可以查;encyclopedia Britannica 一開始呈現的資料並沒有wikipedia這麼多,但是它可以在介面上選擇延伸資料點閱,同樣可以得到完整的資料;medline plus encyclopedia則著重於醫學專業知識,列出很多臨床病症及治療方法,適合醫學專業的主題。
以下是輸入”咖啡因”及”兒童”的百科全書個別比較
咖啡因 (caffeine)
在作業一裡,想要查詢咖啡因的來源、對人體的效用、攝取量及攝取頻率代表的意義。
Wikipedia
以咖啡因為例,wikipedia提供的資料,我覺得很全面性且多樣化。查詢結果,一開始會有比較簡短的介紹,並列出其他比較進階資料的目錄(如歷史、來源、藥理學資料、合成,以及濫用可能的影響)提供點閱,拖曳頁面也可看到上述更詳細的資料。資料內容從咖啡因(coffeine)的化學結構式、化學特性(包括基本的化學式、溶沸點,到比較專業的危險程度分級,都有列出)、歷史發展(從中國神農氏到西方的歷史都有)、合成途徑、濫用的標準及影響都有。
而光是這筆資料,就提供了我許多作業一所想要查詢的訊息。像是咖啡因的來源有茶、咖啡、巧克力,還有原本我不知道的紅牛飲料(這應該是大陸賣的飲料)及可樂,連詳細的含量(每罐含多少毫克)都有。還有咖啡因的對新陳代謝的影響、毒性和在體內的生理作用,長時間飲用以及一時用量太大可能造成的後果,也在資料之中。
Wikipedia讓我滿喜歡的一點,是他可以切換不同的語言。這樣可以讓不懂英語的人,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語言查到資料(雖然英文資料似乎比中文多很多),想練習外文閱讀能力的人,更可以透過點取其他語言達到目的。像我正在學德文,就會點點看德語的部分,雖然有些地方不是很懂,但也是很好的練習。
而在我所選擇的語言─中文裡面,資料也呈現了中華民國(台灣)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咖啡因的政策,例如中華民國的咖啡因分級制度,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咖啡因管制,這些都是比較符合時事與國情的資料。我想有空也可以查查看英文或是德文(等我學好一點)的版本,或許也會有不同而有趣的資料內容。
Encyclopedia Britannica
用老師給的帳號登入大英百科全書,發現大英百科全書的內容沒有wikipedia多方面,主要只針對簡單的化學性質、來源含量以及對人體的效用(如不易勞累、不易勞累、警覺性增加,以及飲用過多的副作用)作介紹。也有提到現今許多成年人習慣以咖啡因提神的例子,但著墨不多。也沒有提供歷史沿革或是化學合成途徑等進一步的資料,但是關鍵字(caffeine)皆以粗黑體字標明。(很可惜這個關鍵詞查到的資料,我沒有看到像老師上課講恐龍有實用的彩色圖片參考)
但是在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的頁面上,有”related articles”和”subject browse”可以點選。Related article點進去可以看到更進一步的資料,例如結構、特性、對人體(如睡眠、孕婦)的影響等等。都列出一些段落重點,有興趣的話,還可以點選看該篇全文。
在作業一中,我所想找有關咖啡因的資料,在encyclopedia Britannica裡,除了使用劑量、頻率所代表的意義之外,都可以查到。
Medline encyclopedia
和其他百科全書不同,medline encyclopedia提供一開始列出欲查關鍵字的字首,點選進去之後再列出資料條目,提供讀者查詢。查詢的時候直接點他所顯示的標題,但有時沒看到原本所想的關鍵字,或許可以看到更切合題目的。像我原本要查caffeine,但沒有,就選了
Caffeine overdose,更符合主題。
內容方面,這本百科全書的內容比較偏醫學臨床,像是疾病的詳細臨床症狀、緊急處理方式等等。有的症狀還可以在點進去,還有更詳細的說明。當讀者作一般搜尋時,會看到他列出的項目,有一條條有關醫學的相關資料,而不是直接解釋所輸入的名詞,可以直接看到他與醫學上的相關。滿適合醫學專門的主題查詢。
兒童
在作業一中,列出”兒童”這一項,主要是想分清楚咖啡因對於各個年齡層的小孩,各有什麼樣的影響,所以想先分出年齡的分層。
Wikipedia
原本以為”兒童”這麼籠統的詞,查到的資料應該很基本很少。沒想到在wikipedia上找到的資料,卻比我想像中多得多。甚至已經把我在作業一中,想要查找的年齡層分類包含進去了。他用法律、生物、文學的角度解釋人的年齡分層,不論是要找哪方面的資料,都可以有收穫。
以下是wikipedia”兒童”這筆資料中,有關我所要查找的部份
· 兒童
o 嬰兒(新生兒)(零歲至一歲半)
o 學行時期(一歲半至四歲)
o 初等教育時期(又稱青春期前時期)(四歲至十二歲)
§ 小學時期(又稱中期兒童)(四歲至八歲)
§ 青少年前期(晚期兒童,初等教育時期的兒童稱為學齡兒童)(九歲至十二歲)
其實他的資料把人從胚胎發生的到老年都列出來了(大概是簡短的分類),還有中英對照(例如二十幾歲在英文是twenty something),甚至還有比較文雅的中文(像是以前國文考試會考的那種,女生24歲是花信之年、男生20歲是弱冠之年)
而作業一中,我下一個關鍵字要找的,有關兒童各項發展的資料,這裡也可略知一二,也提供了我找資料的方向。在成長的部分,他還特別提到”醫學上有兒科的一個分支,專門研究兒童的保育和健康發展。其範圍包括初生至二十一歲的年青人。”雖然我是醫學系的學生,但是還沒有接觸到臨床知識,不知道兒科的範圍原來包含到21歲的年輕人(那我也算兒科範圍裡嗎),關於這點,覺得很有趣。這筆資料中還列出了體格及認知發展的簡單大綱,有些資料還可以點選,看到更詳細的內容。
Encyclopedia Britinnica
在大英百科全書打入”children development”,得到的資料,是比較詳細的敘述兒童發展時,智力、情緒及心理的詳細變化(例如列出可以使用五到六個單字表達自己,或產生同理心的時期)。這部分寫的比wikipedia具體而細膩,但是他沒有明確的分出幾歲到幾歲是哪一期的發展。
點閱related articles,裡面的資料許多都是整個人類發展的歷程,比較少是專門針對兒童發展的。
從這筆資料中,可以找到有關兒童心理及智力的發展歷程。
而有關兒童智力發展、身高、學校學習狀況等想要研究的特定發展影響,因為可能太過specific,在一般的百科全書中查不太到詳細的資料。我想這部份可能要翻找心理學、胚胎學課本或是上網用Pubmed或是Medline找論文,會比較有幫助。 - 在建立好背景知識後,請嘗試利用5W來幫助您縮放研究主題。
Ans: 5W:What Where When Who Why
What
這次的研究主題是咖啡因對兒童發展的影響
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:
醫學的角度:將咖啡因對人體的生理影響,套用到發育中的兒童身上,由於小孩的腦部、身體都還在生長發育,咖啡因的效用對這些發育可能會造成影響(阻礙其發育或使其發育變差?)。
心理學的角度:兒童的發展歷程,不僅只有生理方面,在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發展順序。由於咖啡因多半被用來提神,兒童攝取過多(可樂裡也有)會不會因此影響其睡眠,進而影響心理的發展。
社會學角度:咖啡因可能導致失眠,甚至無法專心,這些副作用很有可能影響小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效率以及人際關係(包括老師的觀感、同學的印象),如果長期下來,會不會造成更深遠的影響呢?
目前我想到比較可行的方法,可以在差不多的時間點拿不同的兒童做比較,或是得到追蹤同一批兒童成長來觀察其影響。
Where
這個研究,原本希望主要的對象為台灣地區的兒童。因為一開始想到各國學制、習慣不同,不同人種的體質也可能不同,所以把研究對象控制在一定範圍應該比較方便。不過受限於查找資料的關係,所查到的論文、百科全書、課本,作者研究的受試對象,不見得會註明地區,所以生理心理發展方面,不限定地區,只在社會學角度的部分,比較針對台灣地區做探討。
When
由於牽涉到兒童上學的問題,所以希望把時間控制在最近十年。主要是不同時期的兒童,會因為社會飲食習慣不同而導致體質及發展速度有差異,社會的改變也會使人際關係的變化有所不同。
Who
研究的對象,是針對嬰兒到國小畢業以前的兒童。
Why
會想到這個研究主題,一開始是好奇為什麼大家總說小朋友不能喝咖啡,後來在查找資料的途中,發現不只是咖啡和茶,連常常是小朋友零食的巧克力或可樂,都含有咖啡因。而關心咖啡因對兒童發展的影響,不僅可以知道過量的咖啡或茶對發育中孩童可能的傷害,還可以提醒大家,小孩過度食用巧克力、可樂,也可能造成類似的影響,算是生活中很實用的一個主題。 - 經過以上兩個步驟的抽絲剝繭和思考,你最後決定的題目是:
Ans: 過量咖啡因對兒童發展的可能影響
【建議改成:咖啡因過量對兒童發展的可能影響】 - 請嘗試將關鍵字之上下層屬關係,表現出來;同時列出對應之中、英文關鍵字,如果有必要的話。
關鍵字是:
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
佳穎的百科作業--咖啡因過量對兒童發展的可能影響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